刘*连医生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31/9387784.html发现一个真实的世界
A视野
01/22
原创
A视野ID:AndsonVision
近期看点公告
上周末,我们分享了:
《惊涛骇浪之年,全球10年牛市清算日即将到来》,各位学员好评如潮。借此感谢各位老铁!
在此提醒:由于春节长假的关系,一月份的月度私享会直播日期定于1/23周日下午,主题有关春节长假前后的市场研判,请新老学员准时收听直播,谢谢!
不搞你,搞谁?
最近,老美基本上像是要被疫情击垮的样子了。万人中招变成万人中招,只花了2周的时间。
当然,他们还不忘这个时候来骂我们几句,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到了异口同声的地步:
中国的动态清零不可能在Omicron面前挺住,中国即将全面破功。
类似的言论到处都是,尤其是我们国内有几个城市出现了Omicron后,这些人更来劲了。
当然,也有明白人,少部分华尔街人士也被这话吓了一下。毕竟,现实情况是中国是目前全球经济还能够运行的超级稳定器。如果中国也被疫情破功,各种停工停产,那后面全球供应链垮塌就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了。
事实上,对此国内也有不同意见。
长时间的防疫,人有倦怠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这种百年级别的疫情,早已让人在身心两个维度产生了无力感。这后面怎么搞?
A森一直强调,当你们觉得难的时候,看看现在tops人员。外面天天搞,就像高丽参吃多了,里面经济承压,经济周期还越来越接近技术革命红利消失的历史阶段。如果也是躺平,那后面14亿人怎么办?
成熟的人,就是只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做容易的事情。
当前中国动态清零,这早已不是一时之举,而是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这点是重大的国情不同。
由于非典的冲击,在10多年前,我们就颁布要地方监督防疫的严苛法律,否则是要关小黑屋的。因此,现在各地严格管控疫情,不仅仅是一时的KPI指标那么简单,而是10多年前的法律就已经规定的。
最为关键的是,现在有几个发达国家希望我们继续这样正常开展经济活动?
人家都塌了,你这儿还没挂几个人,还天天开门做生意。这不搞你,搞谁?
拜登团队一边指责我们动态清零的各种“风险”,可另一边这货自己去向美国最高法申请要求强制打针。当然,最高法直接驳回了,因此,拜登直接口吐二两鲜血,气坏了。
存量经济时代,你前进,就意味着人家倒退,大家都没得选的。
然而,如果以为这就是中国追求动态清零的真正目的,那就是奶义务了~
—————————————
疫情发展到现在,到底意味着什么?
以产业空心化最严重的美国而言,直接就是劳动力严重短缺。
各大机构粗粗一算,去年美国提前申请退休的人竟然多了万。这是什么概念?
奥黑在台上的最后几年,每次都是就业数据好到爆,其实就是让这些快要退休却还没有退休的人找到了低端岗位。
然而,现在这些人慌得一笔,算了,退休吧。反正美股暴涨,美股里面的养老金回报极高,不要玩命做低端工作了。
如今的美国,劳动力短缺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移民引入也极为不顺畅,大量低端岗位没有奴口去干,自然通胀飙升。
更麻烦的是,12月份的零售数据显示,现在疫情也冲击到了消费,大家都不出来买买买了,或者就是也买不到了(商品短缺)。
因此,Omicron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其实是供需两端同步打击,这后面能不萧条?
而拜登至今把防疫所有的宝全部压在了疫苗,两针不行就打四针,哪怕人的免疫系统懈怠了也在所不惜。
当然,Omicron这种变异病*确实目前致死率和重症率不高,但是,也确实对人口结构产生了超长期的冲击。
想生孩子的不生了,还生个毛啊
能啃老,不干活了;能退休的赶紧退休
孩子中招率特别高
这种感觉就像中国以外的地区正在对打世界大战,每天各种死人,要么就是残废了,大家都过一天算一天。
所以,对标二战就知道,将来疫情结束后(相当于二战结束),谁的劳动力队伍保留的最完整,谁的市场最稳定,谁的工业体系毫发无伤,谁就可以笑傲未来的江湖。
如果理解了这个要点,再来看看中国如此强调动态清零,那就一切清晰了。
短期代价巨大,但是,从战略高度,这近乎是没有一点毛病的顶层设计。
不仅如此,人家都难以启动持续性的工业生产,断断续续的,你这里竟然疯狂砸钱产业升级,不计代价。
试想,疫情后,中国如果劳动力队伍保留的很好,工业体系更加完备、含金量高、债务水平可控、*备实力持续拉升,在未来的全球的格局内占据极为有利的比较优势,就会毫无悬念。
理解了这点,我们再去看看现在的经济格局,包括很多举措,就会一目了然。
————————————
现在德国的制造业中,有1/3的中小微企业极为艰难,除了能源危机,就是疫情冲击。
大家仔细想一想,最牛逼的几家制造业强国,哪个不是如此?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中国可以持续确保动态清零,那么,我们的企业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订单。
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订单还是海外来的,对不对?!
这是什么意思?这其实就是疫情帮助我们的制造业企业逐步击垮海外的同行和竞争对手。
不仅如此,开年至今才多久,大家仔细去资讯查一查,我们的外交全面攻势启动,这里面暗含着大量生意啊。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就是全球攻势抢夺其它制造业强国的订单,抢食模式开年就打响了。
工业体系就是这样,我们在经济学中叫做“干中学”。
中国的企业不断获得大量订单,自然也就有利润支撑不断进行研发升级,更可以不断锻炼自己企业的员工队伍。而反之,其它制造业强国,企业不断面临打压,订单还要随时被切走。这一进一退之间,就是大国博弈的核心所在。
试问,如果没有疫情的动态清零,我们何来这样的底气?
这样的状态如果再延续个3年,海外大量制造业企业早已大规模倒闭、破产、债务违约,而我们的起码还可以保留的非常不错。
那疫情结束后,有工业体系,有训练有素的劳动力队伍,有海外市场合作的框架体系,再配合数字货币、金融市场开放等等,中国国运的第二春也就起势了。
这个路子,美国人一定是看懂了,所以才急啊。
恨不得现在就用东南小岛来消耗你,或者就是疫情打垮你,这样疫情结束了你上述的顶层设计也没法实现。
毕竟,这条路人家美国人就是这么走过来的,还能不清楚???
也因此,A森在此坚决拥护国家的“动态清零”!
是难,经济、民生、产业升级各方面都很难。
但是,如果不去做艰难但很正确的事情,那么,我们将永远世代成为美国人出口导向的奴口。
当下,市场对于疫情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只要中国后续可以做到很好的动态清零,哪怕是暂时牺牲了一下经济,但是,长期是真正利好。
最为关键的是,央妈不会坐视不管的,央妈呵护市场和经济必将到来。
作为投资者,我们买的就是国运,这是我们一切财富的根基和来源。
——————————————
最后,对于A森此前几个重大的观点,我们今天看到更多的数据印证了:
年是全球实体经济危机爆发元年
大家看看各国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基本上都是8%以上,凸显制造业极为困顿;CPI在发达国家普遍在5%以上,这就是实体经济危机的铁证。
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