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B站员工过年加班猝死的新闻,在网上断断续续,简直成了罗生门。有人说该员工没有过度加班,有人说B站删除了该员工加班记录,又有爆料博主说自己接到律师函。一个简单的事情,变得扑朔迷离。
这则新闻在网上起起伏伏,多次淹没在网络中。似乎,大家对于“加班猝死”这个话题,已经熟视无睹了。
一、
年前,某互联网大厂员工用辞职来反对高强度加班的新闻,在网上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事情是这样的。在该互联网大厂某团队的“突破自我奖”名单上,一个员工在自我评价中写道:“连续20多个小时高强度并行设计和开发,确保了宣传页面按时上线……”
随后,该评语引起了团队另一名员工的质疑,为何要让员工透支健康来确保产品上线?难道产品推迟上线一天,客户就会被竞争对手抢走?管理层有没有考虑过员工的死活?
随后,该员工表示,之所以提出质疑,是因为同为程序员的朋友因高强度工作,年仅25岁便猝死。
他提醒那些牺牲健康加班的同事,因需求被迫加班时,“我们离ICU的距离,真的就只有‘再加一次班’的距离”;他提醒同事,用“健康的、年轻的、充满活力的躯体”去换取一个“玻璃制奖杯”和“几千块钱的激励奖金”,是否真的值得。
随后,该员工表示,他无法忍受这种工作环境,准备辞职。
二、
这则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因为它道出了现在上班族的劳累和无法反抗的委屈。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