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张无忌的自杀倾向看原生态家庭的重要性 [复制链接]

1#

一杯儒雅,

半笺心语,天高云淡,

便是流年。

——儒雅集道

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师叔殷梨亭遭人暗算,身受大力金刚指重创,四肢残废。张无忌潜入赵敏营中,窃取假的黑玉断续膏,本以为能治好师叔殷梨亭的伤,反而害得殷梨亭生不如死,这时张无忌首先想到的是自杀来谢罪师叔,好在张三丰及时赶到,将其劝阻,才没有自杀成功。

那么从张无忌这个事件中看出来,张无忌当时的心态是多么的脆弱,其实他当时有很多选择,比如可以再去强行找赵敏讨要,还可以再去盗取,还可以找其他方式来解决这个事。但是他却首选了自杀这个方式,笔者认为他这个心理形成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他的原生态家庭影响的。

殷素素陪伴张翠山回中原,武林人士纷纷前来逼问谢逊下落,夫妇承受到沉重的压力。此时殷素素伤害俞岱岩致使其终身残废的旧事被揭露。张翠山得知当年俞岱岩的残废,竟因殷素素发蚊须针打俞岱岩而起,情义难全,张翠山因愧疚而当场自刎,殷素素见此亦自刺而死,与夫共赴*泉。而此时的张无忌才十岁,刚好见证了自己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被逼双双自杀。

可见,一个原生态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什么是原生态家庭?基本上,人一生有两个家庭:一个是自己出生,成长的家庭,另一个是进入婚姻生活后所建立的家,也就是自己“当家”的家。原生态家庭指人从小成长的家庭,也就是有父母照顾的家。原生态家庭塑造人的个性,影响人格成长,培养管理情绪的能力,为个人成长后人际互动的模式定型,每个人都是带着原生态的心理烙印开始自己的成长历程的。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审视自己的一面镜子。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和价值观等,无不被孩子视为“成长范本”般有样学样。

被不幸的家庭伤害的人,我希望我们能记住,东野圭吾在《时生》中所说的这句话——“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只能尽量打好它”。

那么,原生态家庭对我们的负面影响该如何解决?这也许是每个原生家庭并不幸福的年轻人都会面临的问题。最好的答案,可能是原谅和重塑。

当某天我们真正准备原谅父母的那一刻,我们才真正饶恕了过去的那个自己,不再抱怨原生家庭的种种,明白自己性情中有些负面的东西来源于哪里,学会与这些负面的东西和解并且慢慢去修正,学会理解和原谅,开始用心去改善这一切,让事情朝着一个乐观的方向前进,或许这样,才会产生一个新的“我”。

儒雅集道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