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禅修,原来如此简单 [复制链接]

1#

其实禅修本身并不难,但是难在坚持。

例如我们在喝茶、走路、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觉知,就像我们做功课的状态比较好时,心里很清明,对于自己当下的身心状态都能清清楚楚地知道,这就是禅修,久而久之,我们就能体会到禅修的效果。

什么是觉知的状态?比如我们眼睛看着一个东西,但是心里却在想着其他事情,好像发呆那种状态,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这就是没有觉知的状态。相反,如果我们能保持觉知,心里会很清楚自己的眼睛在看什么。

禅修应该像我们的呼吸一样,时刻不能离开。如果我们只在早课、晚课等特定的时间去禅修,那是不对的。尤其是年龄稍大一点的佛弟子,例如五十岁以上的人,更应该学会时刻都在禅修。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时代,最容易的修行方式就是念佛持咒和禅修,无论我们是在上班、走路或是做任何事情,随时随地都可以修行。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出离轮回,真的觉得修行很重要,那就可以做到这样随时随地的修行,而不是一定要找一个特别的地方或特定的时间去修行。

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呼吸,都是自然而然的,不会是早上的呼吸长、中午的呼吸短,下午的呼吸多、晚上的呼吸少,我们在任何时候的呼吸都是一样的,都是自然的。禅修也是如此,任何时候都应该是自然而然地禅修。

禅修与不禅修只是一念之差,散乱的时候就不是禅修,保持正念觉知就是在禅修。譬如喝茶时能保持觉知就是在禅修,如果心里在想着其他事情就不是在禅修,就这么简单。

所以禅修难就难在坚持。

有些人觉得自己没有学过高深的法,所以自己不能禅修,这个想法是不对的。

如果我们平时能够像保持呼吸那样,始终保持着自然而然的禅修,那将来传授你高深大法的时候,可能只要点拨你一点点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多其他的东西。

这就好比我是个老板,有一个服务员在我身边工作了很长时间,他对各种事情都非常熟悉了,我需要他做事的时候,可能只要一个手势或者一个眼神他就明白了,不需要我再具体跟他交待很多。

传法也是这样,当弟子根器成熟的时候,善知识只要给他一点点的点拨就可以了,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常说“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其实这八个字有很深的含义。为什么我们常常“觉迟”,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坚持禅修,如果能够坚持不断地禅修,自然就会“念起即觉”,就不会觉迟了。

禅修不必特别“刻意”,只要保持觉知就好。

不过我要特别提醒的是,我们一定要保持一个纯净的思想,要越来越像一个孩子般的纯净、单纯、天真。并不是达到这样的状态就是禅修成功了,但这些都可以说是禅修的部分功德。

就像天亮之前的黎明,虽然这时候天还没有大亮,但是已经接近天亮了,而太阳出来后就像是真正的禅修成就,是彻底的天亮。如果一个人身上具备纯净、单纯、天真的特质,那就离禅修不远了。很多大成就者的身上都能看到这样的品质。

因此,我们首先要打破自己从前的心机与世故,恢复单纯、天真的思想,然后再慢慢通过禅修来净化自己,禅修的效果自然会逐渐显露出来,这时候我们的眼神都会变得不一样。

我们用小孩子来比喻单纯和天真的品质,但并不是说我们要完全变成一个小孩子一样,小孩子是无知的,我们不能也是无知的,小孩子也可能被外界的各种事情吸引而失去觉知,我们则是要时刻保持内心的觉知,吃饭、喝茶、走路等等,都要保持这样的觉知。小孩子同样也有习气,有时候还会哭哭啼啼,我们当然不能学这些。

我们只是要学习小孩子单纯、纯净、天真的优点。另外我们要真的变成纯净和天真才行,而不能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单纯小孩的样子。

禅修是一种习惯,就像呼吸一样,禅修功夫好的人睡觉做梦都在禅修,我们虽然暂时做不到,但是至少在醒着的时候要尽力保持禅修。

禅修就是保持觉知,无论你在持咒、喝水或者做任何事的时候,只要能保持觉知,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动作、起心动念,那就是在禅修。

就像前面说的,我们当然也可以把念佛持咒当做禅修,但是我们应该了解所念的佛号、咒语有什么功德、应该如何念,持诵不同的咒语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比如你念观音心咒,如果能够同时观想观音菩萨的形象,那当然是最好的,或者只是在心里听着念咒的声音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清楚地觉知到自己在念咒。

我们可以训练自己尽量保持这样不间断持咒的状态,但也不能太过刻意,不要让自己感到力不从心,要放松,要保持自然的状态。

能否坚持禅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重视它,如果我们足够重视,那就一定能够坚持下去。

开始的时候,我们很难持续保持觉知,可能是断断续续的,但是只要持之以恒,不断提醒自己,逐渐就能把这种觉知的状态延长,觉知与觉知之间的间隔也会越来越短,逐渐就会消除没有觉知的状态,而能保持持续的觉知了。

如果我们在禅修的时候生起了念头,只要我们觉知到这个念头就可以,不要刻意想要生起个好念头,或者惧怕自己生起不好的念头。

千万不要试图去改造这个念头,事实上我们无法改造任何念头、也无法控制念头、更无法阻止念头。

无论生起任何念头,任它生起就好,不要去追随它,更不要去改造它,要知道念头的本质就是空性智慧。我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觉知到这个念头,仅此而已。

的孔子说弃老而取幼不管老人只在意小孩子家之不祥现在全世界都不强调孝道老人很可怜都在养老院然后小孩子越来越嚣张变小皇帝皇太后了而且一个家没有孝道承传这个家铁定要败掉所以家不吉祥而很可贵我们中国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强调子女要尽孝道这在全世界没有这样立法的从这些征兆可以看得出来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只要不强调孝道全人类没有前途为什么因为孝是爱的原点人都不懂得爱人的话他怎么可能人生会幸福人类怎孔子说弃老而取幼不管老人只在意小孩子家之不祥现在全世界都不强调孝道老人很可怜都在养老院然后小孩子越来越嚣张变小皇帝皇太后了而且一个家没有孝道承传这个家铁定要败掉所以家不吉祥而很可贵我们中国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强调子女要尽孝道这在全世界没有这样立法的从这些征兆可以看得出来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只要不强调孝道全人类没有前途为什么因为孝是爱的原点人都不懂得爱人的话他怎么可能人生会幸福人类怎么可能会有未来可是爱的原点又是孝孝是根德行的根本百善孝为先没有孝道这个家就要败丧下来了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就是敬老爱老尊老从夏商周这个传统一直传了几千年但是现在这一点做得不好我们要了解老人对家庭对社会奉献了一生不尊重老人叫忘恩负义没有老人哪有子孙没有老人的努力哪有现代的成就再来老人有非常丰富的人生智慧跟经验所以尊重老人的人就能承传这些宝贵的智慧跟经验而且人老是修来的福报他能修得长寿就值得我们尊重所以人的福田分三种都可以教给我们的孩子恩田敬田悲田我们感恩老人奉献一生念他的恩我们尊重老人再承传他的智慧经验一个人交的朋友都比他大很多岁甚至大一倍两倍这样的人一定比同年龄的人成熟大家可以仔细去观察所以恭敬心得大福报傲慢轻慢老人折福非常大我们常说一个家庭就是一棵大树爷爷奶奶是大树的根父母是枝叶孩子是果实果农都是在根上施肥在果子上打药只有在根上施肥果子才能有足够的营养在果子上打药才能防止果子长虫子我们对老人要多关爱对子女要多教育一个人在孝养父母之时自己的儿女也看在眼里父母以身作则孝敬尊长就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榜样孩子是通过父母的行动懂得孝的一个家庭里如果父母孝顺老人那么孩子就会孝顺父母一家人就能和和美美中国人常讲百善孝为先孝是善良的第一步一个人对父母保持感恩学会去爱他们在此基础上才能更进一步去爱别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那这个人也绝对不会对别人善良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所有中国人修养品德的第一步学会善良的第一步孝是善的原点是德行的根本没有孝这个家庭就离败落不远了网上有个段子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注重养生了他们左手拿着保温杯右手举着高脚杯啤酒加枸杞可乐配*参敷最贵的面膜熬最长的夜其实这也是现实的写照因为确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保健品抗衰护肤产品泡脚粉养生茶然而大家都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