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男,89年生,作品散见《星火》《中国诗歌》《作品》等报刊杂志,有作品入选各类选集。
▲有血有肉地活着
普鲁斯特说,“当岁月流逝,所有东西都消失殆尽时,惟有空气中飘荡的气味还恋恋不散,让往事历历在目。”
气味的美丽不亚于天空绽放的烟火。难以想象一个人丧失了嗅觉。时常有这样的际遇,突然在某条街道、某个窗户闻到曾经熟悉的气味,往事便缓缓浮现眼前,一帧一帧仿佛电影般,令人不能自持。
阅读过人变成甲虫的故事,听闻过人吃婴孩的怪事,能将“气味”写就一部奇书的人只有德国作家聚斯金德。这本奇书叫做《香水》。
《香水》的副标题是“一个杀手的故事”:十八世纪,法国巴黎最恶臭的鱼市场诞生了一位味觉天才——让·马普蒂斯特·格雷诺耶。这个一出生就被母亲扔进肮脏恶臭的死鱼堆的孩子,凭借顽强地生命力活了下来。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他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整日沉浸在对各种气味的狂热地探索中……机缘巧合,格雷诺耶被香水调配师巴尔蒂尼赏识,顺利进入其香水铺工作,成为学徒。这份制作香水的工作拔长了格雷诺耶对气味的迷恋与抱负。当他陷入少女的神秘体香之后,保存少女体香的欲望导致他走上了杀手的道路……
纵观格雷诺耶的一生,他的情感就像他身上的气味并不存在。他就是一台机器,除
了生存能力强外,主要功能是比普通人灵敏的鼻子,能制作上等香水。相比《机器纪元》中的第一代机器,格雷诺耶则是个彻彻底底的冷血动物。人类为机器人制定了两大定律:其一: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其二:机器人不能改造自己或其他机器人。最终,机器人突破了规则,但这些机器人充满人文情怀,操持着“不伤害人”的底线。格雷诺耶则为了“香水”不择手段,谋杀了25位女性。
格雷诺耶出生就放弃了爱,也可以说,他的生命乃以血的代价换来的。在他出生的片刻内,他的一声刺耳的叫声——“这是经过良好考虑的、几乎可以说是深思熟虑的一声哭喊。”将母亲的恶行败露,也把母亲直接送入地狱。“新生儿通过这声哭喊,决定自己放弃爱,但是却要生存。”通过以母亲的命换自己的命,格雷诺耶顽强地活了下去。格雷诺耶与加缪的《局外人》里的莫尔索有些神似。《局外人》以“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开始,以“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看,对我发出仇恨的喊叫声”结束。小说塑造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荒谬的人”:对一切都漠然置之的莫尔索。除了“香水”,格雷诺耶对其他一切的温度低于零度,包括生死。
其实,电影一开始,我认为这是一个在谋求幸福与爱的故事:从未得到任何人的爱的格雷诺耶,一心想证明自己,他通过自己的手艺——制造香水,获得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