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云:“不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什么意思?为什么过去人们怕水不怕鬼?
在民间,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被称为鬼节,也就是祭拜祖先的日子。传说,这天阎王大开地府之门,让所有鬼魂都出来,都人间度假休闲。可是你知道吗?为什么谚语说:“不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有什么说法。
1、看看谚语:“不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有什么说法。
老话说:“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到河边转”。“七月半”:也就是七月的一半,即七月十五,这天恰恰是道教的中元节,为地官赦罪之日。民间恰恰是祭祀祖先之时,传说这天阎王命令打开地门,正是因为这样,鬼魂到处跑,人们担心和害怕对自己不利。
可谚语这样说:“不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别看七月十五鬼乱窜比较可怕,但是相比于七月十五下雨,才是人们更加可怕和担忧的事情。
那为什么害怕中元节这天下雨呢?到底有什么说法?看看大家就明白了。
2、看看七月十五中元节下雨,谚语怎么说。
七月十五下雨,谚语预兆往往是阴雨绵绵,秋季雨水不断,而这个时候人们并不希望秋雨绵绵。
谚语这样说:“七月十五动了流,七十二暴到深秋”,谚语所说“深秋”,也就是秋天即将结束的时候,从节气上看,已经进入霜降时节,从农历月份分析,到了农历九月末,预示着冬天即将到来。看来这天要是下雨的话,那么整个秋季雨水频发,贯穿整个秋季。
还有的谚语说:“中元节雨,下元节晴”。也就是说假如七月十五这天出现降雨,那么断断续续到了农历十月十五,跨度三个月,进入初冬时节。
3、看看谚语:“不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具体原因。
可以看出,七月十五中元节下雨,预示着秋雨连绵不绝,断断续续下个不停,这样好不好呢?这正是人们更加担心所在。
老话说:“七月十五雨飞扬,盼天放晴忙收粮”。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庄稼作物进入成熟和收割阶段,人们盼的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而不是秋雨连绵,直接影响农作物收获,这才是人们担心所在。因此,盼望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人们好收获满满的粮食。
正如农谚俗语所说:“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不难看出,七月十五这天天气,直接预示着秋季雨水多少,是旱还是涝。等到了八月十五就明白今年收获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