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活着难死了冤,潜伏里的两个倒霉特务看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能治白癜风不复发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是很多人的习惯看法,但是却很少有人反过来思考:可恨之人有没有可怜之处呢?在电视剧《潜伏》里,被很多人定位为可恨之人的两个特务,看着却有些可怜——他们活着难、死了冤,为了自己的执着和坚持,断送了性命之后,还要被人嘲笑:这么坏的人,死晚了!

咱们说的这两个可怜人,不包括抱着儿子在小镇路口站成望夫石的翠平,因为只要余则成不领着晚秋带着另外的孩子出现在她的面前,她这一生都有美好的希望和憧憬,尽管这希望已经注定落空;这个可怜人也不是晚秋,因为最后余则成按照要求跟他真结婚了,即使是假结婚,按照他们从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晚秋想把生米做成熟饭,比翠平容易得多——余则成那一双小眼睛,早就瞄上她了。

《潜伏》里的可恨之人,也不包括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这老货有时候看得很开,似乎也从没向别人下过死手。他就是一个看破红尘对前途失去信心的官场老油条,如果保密局都是他一样的人当站长,似乎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当然吴敬中也不可怜,他可能是《潜伏》里活得最滋润的一个:明里暗里脚踏两只船,只管两袖金风,哪管洪水滔天,即使保密局被一锅端了,他还有余则成这个后手。

只要他说自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直保护着余则成,那么他还有机会成为新的鼹鼠,甚至真的成为“峨眉峰”的上级“雪山”,也不是没有可能。

把吴敬中翠平晚秋余则成拨拉到一边,可怜又可恨的谢若林就露出来了:这个人做的事情,确实挺可恨的,但是细看之下,却发现他的可怜超过了可恨。

谢若林是有良知的,起码曾经有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绝不会当情报掮客,因为他也有血海深仇:“饺子哎……又见饺子……跟父母永别的最后一顿饭就是饺子……该死的鬼子!”

谢若林的话是不紧不慢(他说话也快不了)咬着牙说出来的,从他断断续续的话中,我们知道鬼子已经害得他家破人亡。让他把情报出卖给鬼子,那是万万不可能的。而谢若林“卖”给余则成岗村宁次坐火车的情报,实际也是用心良苦:我的上级见了鬼子卑躬屈膝客客气气,只能借你的手讨个公道了。

抗战胜利,谢若林对郑介民之流完全失望,对前途失去了信心:“现在不是中统跟军统的时代了,是保密局跟党通局呀,这外边(敌人)也不是日本人了,没人会在乎清规戒律的。你看看现在那些为官的人,嘴上都是主义,那心里全是生意。”

谢若林要钱不要命,是因为他没有吴敬中那么高的位置,可以一边升官一边发财,他要发财,只能用性命相搏,每天都在刀尖上行走:“现在两根金条放在这儿,告诉你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龌龊的?如果你一枪打不死我,我又活过来了,咱俩还能做生意,只要价格公道。”

看透了官场黑暗和前途无望,谢若林也曾想过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按照晚秋的说法,谢若林曾经对她一往情深:“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跪着求我!”但是晚秋虽然接受了谢若林的求婚,却一心还想着余则成,并当着谢若林的面公开摊牌:“要不是时代不允许,我早就给余则成当小的了!”

这就是晚秋的不对了:你要是真瞧不上谢若林,为什么要嫁给他?晚上闭着眼睛把谢若林当成余则成,这让正常男人谢若林(能让晚秋闭着眼睛想象出余则成,说明谢若林正常)情何以堪?

前途一团漆黑,婚姻一团乱麻,谢若林能够活下去,必然或找到一个精神寄托——就像太监贪财揽权一样,不是太监的谢若林就剩下金条美元可以给予他一些慰藉了。

谢若林掉进了余则成的陷阱,一声枪响后栽进事先挖好的坑里,也算一种解脱。看着土坑里谢若林孤零零的身影,我们忽然发现他不那么可恨了:这就是时代车轮碾压下的一只蝼蚁,生的卑微,死得憋屈,他的所有挣扎,都是徒劳。

跟谢若林相比,李涯无疑是可恨的,但是我们站在另一个角度,就会发现他比余则成还敬业还执着:余则成为了左蓝放弃了原先的立场,而李涯当了那么多年佛龛,居然没有转变观念,这就不是吃了秤砣,而是练了金钟罩铁布衫。

李涯的敬业和执着,读者诸君有目共睹,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我们发现李涯几乎是整个《潜伏》里最憋屈的一个:陆桥山下套,李涯被军方打得鼻青脸肿;余则成偷梁换柱,李涯被吴敬中骂得狗血喷头;李涯这个行动队长被副站长余则成扇耳光,也只能忍气吞声。估计憋屈的李涯心头每天都有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这活儿没法干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执着而又敬业的李涯没有自己的私生活:上无父母下无妻儿,他人生的目标就是把活儿干好,抓峨眉峰只是他的任务之一。但是峨眉峰有吴敬中这座雪山罩着,即使疑点重重,吴敬中也看在斯蒂庞克小轿车和大堆的古玩字画金条珠宝面子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余则成和翠平至少有五次露出明显破绽,没有人会相信吴敬中这头老狐狸会看不出来。

李涯摔死了,廖三民抱着李涯那一跳,正跳在吴敬中神经上:“天津站中层以上,就剩下我和余则成,峨眉峰就在我们二人中间,莫非我就是那个潜伏者?”这话吴敬中当然不会问余则成,所以他根本就没把李涯的死当回事儿,吴敬中考虑的是怎么摆平这件事,让自己和余则成平安过关——一条线上俩蚂蚱,飞不了余则成,也蹦不了吴敬中。

谢若林死了,李涯死了,死得都十分不值:都说时势造英雄,可又有谁知道时势也会制造悲剧?归根到底,谢若林和李涯就是时势制造出来的两个悲剧人物。

有多少李涯变成了谢若林,有多少翠平站成了望夫石,又有多少余则成活成了吴敬中,这个无法统计也不可以统计。

我们从谢若林李涯吴敬中身上,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令人遗憾的是,李涯谢若林在人们眼中可怜又可恨,两袖金风全身而退的吴敬中,却被很多人羡慕和效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