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我
时光如水,静默不言,热情的六月,也有读书时的静谧。6月24日,刘晶工作室的伙伴们迎来了第九期学习提升活动,本次研修活动主题是——班级管理。
kai
分
she
享
ke
瞬
cheng
间
分享人简介
刘丹,中小学二级教师,现任羊山外国语小学四(2)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羊山新区第二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至今已担任班主任工作4年,教育格言:用心,耐心,不断学习,做一个智慧的,幸福的班主任。
教育是一种慢艺术
-----刘丹
各位工作室的家人们晚上好,我是羊山外国语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现带四年级,很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发生在我与孩子之间的一个教育故事,以此为例,与大家分享我的教育感悟。
今天分享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功是个活泼好动,热爱打篮球的,豪爽仗义的大男孩,就暂且叫他福子吧。
他:鞭炮娃,一点就着。
从一年级带他时开始,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好斗,只要有人“出言不逊”,他便会拳脚相加,用武力制服对方。这样的情况断断续续持续了到了三年级,到现在四年级了基本不再发生。
在每次暴力事件发生后,我做的最多的是很严肃的给他强调:武力解决问题是及其不理智和容易造成严重后果的,严重时会定性为校园欺凌,承担法律责任,在我的强调和家长的配合强化之下,他控制不住情绪动手打人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与此同时,为了引导他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学会与同学间友好相处,我在三年级通过观察发现他干活利索,很有号召力之后,让他做了卫生班长,没想到这意外激发了他的表现欲,每天提醒值日生扫地,像个领导者一样审视班里的卫生工作,他通过在这一职位上的表现,让同学们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是一提到他就是负面新闻了,我也与此同时对他大放权,班里的卫生他是总负责人,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鼓励,感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他更爱惜自己的形象了,会与同学打闹,很少不知轻重的动手打人了,基本都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冲动不动手。四年级的他,突然懂事了很多,对待学习知道操心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我本觉得可以放下心来了,谁知他又爱上了打篮球,每天下午来得特别早,约上小伙伴就开始沉浸在打球中,直到大家都回到了教室上课,篮球场空旷无人了他才肯回来,我一问他,他说去检查同学扫清洁区回来晚了,其实的确偶尔去过,瞅一眼便走了,掩人耳目,做自己爱做的事情,依然长大了,心思多了起来,一连串的恶性表现就是不写完作业,上课跑神,对于此时的他,我仍然有用我们常用的说教,告诉他不能因为自己的爱好而耽误自己的学习和忘了自己的职责,找过他谈话,但是没有起到好的效果,我就与他的家长联系,询问了解在家的情况,并向家长反映孩子近期的情况,这个时候发现家长近期因为忙而基本没有管过孩子,我就与家长加强联系,让他们在家多对其做思想教育,多正面引导,同时我也对孩子不厌其烦地多次教育,引导他处理好爱好和学习之间地关系,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在我几次的开导下,他的作业又每天按时交到了我的手里,也不再打球到上课都不知道回来了。这学期期末考试前,放学走路队时我问他,最近还在打球吗?他说快考试了,最近半个月都没有带球来,等放假了再打,最近要好好复习,当时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好样的,长大了,好好复习,期待期末你的进步。”他坚定的点了点头。回顾这些年来对于这个孩子的教育,我的感悟最深的就是,我能够让他一直能听我的话,不排斥我的教育,是我能改变他的关键。我从未用武力去压制他不犯错,因为这种方法往往适得其反。而是选择去借助家长的力量,强化我对他的教育,形成合力,同时给他机会表现自己,给他时间改错,让他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我认为,教育就是一种慢的艺术,越是难解决的问题,越是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孩子对于老师和家长的教育需要有一个内化的时间,有个强化正确认知的时间。我从不给班里的孩子定性,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改变,我也从不急于让一个孩子立刻变好,因为有可能这是表面现象,我相信,只要我及时的去教育孩子,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