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常做八段锦,健康又长寿 [复制链接]

1#

每天早晚在家打一遍,每天一遍只需10分钟左右,强身健体四肢、躯干和诸内脏器官的同时性全身运动。

功法特点:

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

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

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它是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上下相随,节节贯穿。

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

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

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

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

静,是指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

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神,是指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意识活动,以及在意识支配下的形体表现。“神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

这一式由动作上看,主要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但实际上是四肢、躯干和诸内脏器官的同时性全身运动。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通过扩胸伸臂、使胸肋部和肩臂部的骨骼肌肉得到锻炼和增强,有助于保持正确姿势,矫正两肩内收圆背等不良姿势。

第三段调理脾胃需单举

使两侧内脏和肌肉受到协调性的牵引,特别是使肝胆脾胃等脏器受到牵拉,从而促进了胃肠蠕动,增强了消化功能。

第四段五劳七伤往后瞧

改善了头颈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增强和改善其功能。此式对防治颈椎病、高血压、眼病和增强眼肌有良好的效果

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

动作要保持消遥自在,并延长呼气时间,消除交感神经的兴奋,以去“心火”。同时对腰颈关节、韧带和肌肉等亦起到一定的作用,并有助于任、督、冲三脉的运行。

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

由于腰的节律性运动(前后俯仰),也改善了脑的血液循环,增强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及各个组织脏器的生理功能。长期坚持锻炼,有疏通带脉及任督二脉的作用,能强腰、壮肾、醒恼、明目,并使腰腹肌得到锻炼和加强。年老体弱者,俯身动作应逐渐加大,有较重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俯身时头不宜过低。

第七段攒拳怒目增气力

作用是舒畅全身气机,增强肺气。同时使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兴奋,有利于气血运行。并有增强全身筋骨和肌肉的作用。

第八段背后七颠百病消

由于脚跟有节律地弹性运动,从而使椎骨之间及各个关节韧带得以锻炼,对各段椎骨的疾病和扁平足有防治作用。同时有利于脊髓液的循环和脊髓神经功能的增强,进而加强全身神经的调节作用。

王朝君,本科学历,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河南省软组织病研究会理事,曾进修于河南医院疼痛科、医院正骨推拿科、医院正骨推拿科、医院疼痛科、省直三院微创疼痛治疗中心、医院疼痛专科联盟、山东省宫氏脑针医疗集团、江西省胜春医疗集团。师承:宫廷御医第二代传人、医院骨伤科主任臧福科、孙呈祥教授。主治:颈椎病、头痛、头晕、手麻、视力模糊、双影、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弯、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另对: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炎、肩周炎、带状疱疹、运动创伤、痤疮及内、外、妇科疑难杂症等也有较好疗效。

联系科室—

坐诊地点:医院东配楼一楼正骨推拿科

欢迎订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