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手术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打斧头”是一个广东俗语,从文章标题可见,并非指广东人需要打造一把斧头(虽然确实源自打斧头),至于意为如何,听我讲一个经历,大家就明白了。
小时候特别喜欢帮我妈购买酱油、盐等等生活用品——煮饭过程中亟需的时候,却又用完了——尤其没有零钱的情况下。从接过我妈手中10块、20块的那一刹那,心中便开始暗喜。因为一瓶酱油(一包盐)的价格不过几块钱,剩下的钱可以全部或部分占为己有,从而购买喜欢的小零食。
类似我这样的行为——代买东西或代办事情时从中占小便宜,广东话谓之“打斧头”。
做父母的跑腿,并且能够从中“稳着数”,固然深受每一个广东小孩喜欢,而这个“打斧头”最初确实和不折不扣的打斧头有关。
过去,广东街头巷尾的打铁铺售卖各种器具,打造的菜刀、柴刀、斧头等等,因为钢材的质量不同,价格千差万别。一把好钢打造的菜刀虽然价格不菲,却也物有所值,锋利耐用;反之普通铁料打造,价格低,易钝不耐用。
一天,一位木匠需要打造一把斧头。打铁佬拿到对方送来的一段好钢之后,暗中留下一半,另一半混入普通铁料充当好钢锻打斧头。
由于普通铁料的一半用在斧背,而斧口的一边确保好钢,所以斧头的使用依然锋利耐用,同时木匠又觉察不出来。这样,打铁佬等于用半块普通铁料调换了半块好钢,从中占了便宜。后来,人们形容代买东西或代办事情时从中占小便宜,谓之“打斧头”。
断断续续写了很多广东相关的文章,包括广东俗语。
过去写完一个主旨,一些有的没的的念头特别多,这次和大家聊“打斧头”——而且字数特别少的情况下,泉思却不涌了,不过为了凑字数硬着头皮也要继续。
写广东俗语“打斧头”的初衷,源自一个吃播的一句话。她说小时候最喜欢帮母亲买东西,因为可以“打斧头”。
感同身受,我们的经历一样,或者可以理解为广东人小时候都有过“打斧头”的经历。
与父母的“斗智斗勇”;
吃上喜欢的小零食之时的喜悦……
一切十分美好。
某种意义而言,“打斧头”不仅仅是一个广东俗语,更是一代代广东人共同的回忆。
时过境迁,当年的“细路哥”都长大了,面对父母买盐、买酱油的差遣,过去想方设法“打斧头”的念头不会再有了。
我想,你们一样怀念那段“打斧头”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