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基于谈话会分析NieRAutomata [复制链接]

1#

基于《NieR:Automata》5月4日晚餐谈话会中重点信息的剧情分析与设定考据,本文内容涉及2B,9S与A2名字的由来,Pod,Pod以及Pod名字的由来,“塔”和复制街与“白盐病”(WhiteChlorinationSyndrome,WCS)的关系,以及机械生命体/感染后人造人眼部红光与“红眼病”(RedEyes)的关系。以及四零式战术枪武器故事的疑点。

以下是详细内容:

本文首发NGA。禁止直接转载本文内容或选段,转贴链接时请注明作者。

本文包含部分信息翻译。信息来源:超ネタバレ!NieR:Automataディナートークショウ

STORIA请参考Niconico直播,或是NGA与微博等各位大佬的翻译与视频。——但请记住,官方直播需付费方可观看。

“ねぇ……そうだよねぇ……カイネさんっ!”

顺便求一下这张标题画面的清晰版......

前言

以笔者的个人观点,2B的臀部最大的特点并不是所谓“翘臀”。我们应该更加专注于其大、白、圆以及弹的特点,再与哲学相结......呃不,非常抱歉拿错台本了,我不是走这个路线来的。今天想要谈的是5月4日晚尼尔制作团队DinnerTalkShow重点信息,以及基于这些信息的,带有笔者个人观点的轻度解读。提取出的相关重要信息将按照主题进行分段整理与解读。在此之前,若想了解谈话会具体情节及提问流程请移步文末致谢中的大佬们,观看谈话会视频请移步[

Chokoeda]或者贴吧[

Coldrainne]的相关搬运/主题。部分与剧情关系不大的“一句话小知识”或玩笑将不在本文中列出。例如9S的包里装满了纸巾,真是好男人Orz

另外在这里道个歉......晚上写东西的时候容易困,眼神又不好。在时间线整理文章中断断续续发现了不少错字及翻译错误。由于还吃着抹布,主题写好并拜托版主转发后便无法修改,所以只好在后天放出来之后尽快修正。以后也尽量避免说话上头,以免给大家带来不好的阅读体验。

2B,9S与A2名字的由来

*本段信息来自谈话会中对2B,A2名字含义的说明,以及对9S名字含义的推测*

2B

正如尼尔粉丝们的普遍猜测,2B的名字确实出典于莎翁不朽名篇《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的经典独白“tobe,ornottobe”——只不过这次是由监督横尾太郎亲自肯定。在早期公布的人物设定中,2B的角色主题正是“信念”二字。随着朗读剧第五幕公演版剧情的展开,对于“存在,还是毁灭”这一永恒主题,2B怀着毫不动摇的信念、坚定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而她的名字正是对此的暗喻。在这里真的忍不住对2B表达感谢,正是她对爱情与未来的信念所赐,我们才有机会观看如此精彩的演出,体验如此完美的结局。

除此之外,结局B的副标题“ornottoBe”按照谐音稍作发挥即为ornot2B。这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对她处刑机体身份2E的暗示。这一同样普遍的观点也终于正式得到了确认。

A2

出自拉丁语名言“Ettu,Brute?”。此为尤利乌斯·凯撒在被以布鲁图领导的元老院刺杀时所说出的遗言。凯撒对布鲁图十分信赖与尊重,在凯撒临终前,仍然在感叹居然布鲁图才是谋害他的人。这一名言在现代英语中意为Andyou,Brutus?,Evenyou,Brutus?。中文翻译版本不一而足,如“布鲁图,亦有汝焉?”等。在西方文学史中,常用于指代来自最亲近的人的背叛。而A2的一生正是彻底遭到背叛的一生——作为实验机型,被投入珍珠港降下作战,被迫进行自杀式的攻击,这是A2所清楚的。而YoRHa部队按照计划最终都将成为弃子,这对身为YoRHa计划一环却又毫不知情的A2,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背叛。

随着A2名字故事的确认,在资源回收装置“神之箱”顶端的哥哥机械生命体“奥古斯都”这一名字的来源也算勉强有了依据。盖乌斯·屋大维·奥古斯都正是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的继承人,而A2却与哥哥机械生命体互为对手——强行得出了监督试图表现反差感的解释。

另外关于“Ettu,Brute?”的中文翻译,也有按照可能的歧义译作“你也会的,布鲁图。”的情况存在,意为诅咒其终将落得遇刺身亡的同样结局。当然,无论何种译法,A2同样具有对“受到背叛”这一意象的指代。

A2切断头发的含义即为对2B的追悼。横尾太郎称人造人的头发是会生长的,那么结局E动画最后一幕A2的长发,无论是从“生长”还是“修复”角度来看,大概也都勉强能够得到解释,无需过多纠结了。

9S

在DinnerTalkShow中,实际并没有观众就9S名字的含义进行提问。虽然给人一种“明明2B和A2都问了为什么不一口气问完”的遗憾,但是我们既然知道2B与A2的名字均有出处,便仍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大胆地对9S的名字做出假设。不妨在此直接援引HunterGalbraith在他的文章中指出的观点——9S的发音与德语Neinist相同。虽然不够通顺(正确的语法应该将其颠倒过来),但是9S的名字依然很可能具有isnot的暗喻。与2B相同,9S的名字也暗喻了他对存在或毁灭这一问题的回答,只不过答案却是截然相反。这一假设能够得到相当有力的支持——稍作补充后的isnot(tobe)的含义恰恰处于2B的对立面,而9S在小说乃至游戏的情节中,正是极大地表现出了自我毁灭的倾向。

Pod,Pod以及Pod名字的由来

*本段信息来自谈话会中的相关直接说明*

Pod

实际上这一点即使横尾不说,对科幻小说稍有了解的读者也早已能够猜到。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DouglasAdams的著名作品《银河系漫游指南》(TheHitchhikersGuidetotheGalaxy)中,一个拥有极高智慧的种族为了寻找宇宙中终极问题的最简单答案,建造了超级计算机“深思”进行了长达七百五十万年的计算。而它提供的最终答案即是——42。具有荒诞意味的一点是,这台计算机并不能对这一答案加以解释说明。

不管怎样,游戏中的Pod以结局E中的实际行动和发言为我们诠释了它对于终极意义的思考——“未来は与えられるモノではなく、獲得するモノだから。”这也是笔者在之前的评测文章“破碎世界之歌”中对游戏主题的一句话总结。

Pod

来自《约翰福音》中第二十一章第十一节的记载。耶稣施展神迹,让彼得能够仅凭一网捕起一百五十三条大鱼。

轻松地想:与十六进制密码超短篇小说《钓鱼佳日》的内容直接相关。Pod是很可爱,很擅长钓鱼的萌物。内容请戳[官方攻略书信息整理:《记忆之棘》《器》《钓鱼佳日》“大灾厄”]

我自己

稍微认真一点的话:这一数字则是与“神迹”的含义直接相关。联想到朗读剧第五场中正是由Pod高声宣告9S的黑盒发生振动反应,这......

至于耶稣为何偏偏让彼得捞起了条鱼,有信仰人士们纷纷做出了各有主张,五花八门,不尽相同的解释。因为进行没有意义的讨论很费时间,笔者在此便不做赘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