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聚焦行走在整牙路上的年轻人 [复制链接]

1#

刘昊宜

记者

来源于受访者

图片

施洋洋杨蕙帆

编辑

依依仍然记得自己初次问诊时的出乎意料,“完全没想到价格这么贵,我打算考虑一下再做决定。”20岁的依依本想趁假期整牙,最终却被价格劝退。回家后,她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提问“大家整牙都花了多少钱?”引发众多网友讨论,不少人表示,动辄上万元的费用令自己望而却步,“实现‘整牙自由’太难了。”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国人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年轻人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推动正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年9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天猫发布了《天猫口腔护理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资料显示,95后Z世代的口腔医疗消费占比进一步提高,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人们对于整牙行业市场价格的讨论。

居高不下的费用

“医生告诉我,矫正费用全部下来大概两万多,实话说我有点接受不了。”依依最近几年感觉自己门牙旁边的一颗牙齿有向外歪斜的趋势,“为了美观,以防变成凸嘴”,依依打算去小区附近的一家口腔诊所问诊。可当她满怀期待地踏进诊所后,高昂的价格给她泼了一盆冷水,“为了方便和美观起见,我选择了隐形牙套,但以我目前的能力很难承担矫正费用。”

不仅是矫正方案,拍片、拔牙、补牙都是一笔高额开销,“补牙要价三千多,拔牙拍片合计也要五百左右,前期准备工作的费用是总费用的五分之一。”最终依依不得不暂时放弃了整牙的打算。沮丧地走出诊所后,她寄希望于未来,“等以后我攒够钱,等以后整牙费用降低了……”

依依问诊时拍摄的口腔状况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小美在17年踏上了整牙之路,并专程从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坐高铁前往广西百色右医院进行诊治。整牙四年,她每月都要辗转两地进行一次复查,“这是因为本地矫正技术水平不达标,而且高铁也很方便,从我家到百色只要40分钟车程。”但对小美而言,她整牙所需的两万五的治疗费用实属“天价”。

在小美看来,整牙的综合成本很高。“一方面是目前整牙的市场定价基本都很贵,材料贵,专家诊断费也贵,而且整牙本身又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活动,微整起码都要持续一年左右,而后续的‘保持’时间成本更高。”

“大概是去年1月份,医院启动正畸方案。”就读于济南某师范院校的李欢说道。但相较于大多数为了美观走上正畸之路的年轻人,她的情况比较特殊,“我属于比较麻烦的功能障碍问题,牙齿开颌加下颌后缩,已经影响了正常生活。”

李欢目前佩戴的钢丝牙套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李欢表示,自己也曾医院问诊,医院给出的治疗方案,她走上了每月乘高铁往返青岛济南两地的复查治疗之路。“每次往返路费要三百多,多次复查累计下来也有将近三千元,再加上治疗费用至少需要五六万。”同时长达三四年的治疗时长让未来充满变数,“矫正效果可能不理想,甚至会损伤关节,最后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

不尽人意的结果

今年20岁的吕思高在大二暑假重启正畸方案,“做决定前我也犹豫过,因为整牙周期很长。而且我在厦门读书不方便更换,隐形牙套价格也高。并需要再拔四颗牙。”各种原因的集合使他一直在整牙这件事上犹豫不决,但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最终选择重回整牙之路。

谈起重启的原因,吕思高表示,“15岁时我在一家私人诊所整牙,医生选择的整牙器不合适,牙齿排齐了但深覆合问题没有解决。”意识到问题存在后,他在父母的陪同医院咨询,“医生建议我重启,家人也觉得年龄大了以后更难办。”衡量一番后,他做出了再次整牙的决定。为了达到理想效果,这次医院,“其实城阳区几家口碑好、声誉高的诊所我都去看过,比如亚美口腔(长城路)、医院等,但医院靠谱。”

吕思高佩戴的隐形牙套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张娜17年开始在陕西医院整牙,“当时戴的是钢丝牙套”,回忆起当时的感受,她记忆犹新地说,“像是多了一层牙,牙套有时候会把嘴唇磨烂,睡醒后口腔内膜也会有一层牙套的印。”无法避免的是食物残渣卡在两颗牙钢块之间的铁丝和牙缝隙中,“很难受,只能努力适应。”历经三年“折磨”,张娜终于“解脱”了。

然而,本以为整牙是一件痛苦一时但一劳永逸的投资,可事实告诉她,整牙可能是一场“终身战役”。“摘下牙套后医生给了我一副保持器,叮嘱我至少佩戴两年,但我总会忘记,断断续续戴了一个月干脆就不戴了。”三年前的张娜没想到的是,曾经排齐的牙齿竟然在自己未察觉时发生了移位。“现在我的咬合出现了问题,虽然暂时还不影响正常咀嚼,但还是后悔当初没多戴几年保持器,把矫正效果维持住。”

正畸问题的背后

医院医院,据该院牙科医生张晓燕介绍,医院二级、三级乙等、医院的各项诊疗项目都有明确的收费标准,“自年开始,各市的医疗收费价格由医保局统一下发,各省、各市诊疗收费价格都不一样,而且院内也会对价目表进行公示,并在患者缴费前告知价格。”

医院牙科项目价格公示表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医院采购办主任,针对整牙费用普遍偏高的现象,他认为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一方面是耗材费用偏高,另一方面是整牙收费明细太多,导致患者无法了解实际治疗的具体项目,“并且某些私人诊所抓住人的心理——只要能够把牙治好,一般不计较收费多少和具体项目。”

依依曾去问诊的民意口腔诊所刘院长解释说,诊所诊疗费用通常根据患者的自身能力和要求来决定,且诊所的人工、耗材、房租物业水电等也占门诊收入的一半左右,“诊所内各项目收费都有公开,也会根据市场价的变化调整,通常不会出现漫天要价的情况。”

民意口腔诊所价格公示表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另一方面,她补充道:“通常我建议患者在整牙结束后要持续佩戴两年保持器,两至三年后可以选择白天不戴、夜晚佩戴。”尤其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整牙是一个终身佩戴保持器的过程。”

作为消费者,小美希望后续国家能把整牙相关项目纳入医保,或者降低整牙材料市场价,并且要规整私人牙科诊所的设立,“很多私人牙科诊所会以低价为由头吸引消费者整牙,但技术差、材料劣质等问题层出不穷。而一旦开始整牙,你就没办法走‘回头路’,只能在整牙路上一直走下去,医院也很难保证矫正的连贯性。”

对此,张晓燕认为,部分私人牙科诊所参与的不正当市场经营活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秩序,但也侧面反映了我国居民对口腔健康的重视和保护,“而且口腔诊所主要针对牙科修复、种植、镶牙等项目,口腔外科手术医院。”

截至目前,虽然正畸诊疗还没有纳入医保,但国家医保局9月8日公布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为未来实现“整牙自由”带来希望。

(应受访者要求,张娜、李欢、小美为化名)

欢迎向我们投稿:

xidaxinchuanmei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