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代书画大师启功部分百万级别的作品鉴赏 [复制链接]

1#
启功(——),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1.大福行书七言联镜框设色纸本水墨纸本(RMB 8,,尺寸:〈齐〉:67.5×33.4cm〈启〉:各63.3×12.7cm注:本幅绘一大袖宽袍老翁,背手信步闲庭,抬头见,朱蝠在天,徐徐降临,与其四目对视,不为君来,还更有谁?白石老人早年于乡间即作肖像、仕女、历史人物画,至衰年变法时期,尽弃肖像画,民间题材减少,自己造稿,遂生粗笔大写意风格抒写一己情怀的人物,形成简练、风趣、雄健之个人面貌。一九三一年,他为徐悲鸿作〈寻旧图〉,画中戴高冠着长衫杖藜老者背影,实乃自己写照;同期另有〈清福〉,人物抬眼望天,仍取背手形象,题云:「宽衫大袖下庭阶,习习微风三径开。笑倒此翁生长命,人间清福到蒿莱。」,形象、题诗皆可联想到画家本人。本幅作于一九四三年,据郎绍君先生研究,认为是年白石颇困顿,写此作「是为乞望『大福』来临。人总要有所期盼,白石常写『已卜余年享太平』,亦是此意」。白石老人极少作自画像,上述三帧背影人像却寄托画家情感、愿望,自况意味甚浓,可视为其有自画像意味之作。一九四六年,白石在〈大福〉基础上作〈清平福来〉,并留存标色线稿,基本保持〈大福〉构图,然改老翁须发为白,额添皱纹若干,更类神话中人物;背手姿势易为右手举青瓷瓶过头迎福,添「清平」之意。带有自况意味的〈大福〉完全转化为寓意吉祥的人物画题。)2.大福·行书七言联镜心设色纸本(RMB 9,,尺寸:画68×33.7cm;书63.5×13cm×2这是一幅人物小品,刻画一之秃顶老者,双袖背后,喜悦地望着迎面飞来的红色蝙蝠。蝠谐音“福”,这个老者将享大福矣。但作此画的一九四三年,齐白石并没有“大福”。他在《自传》中曾谈到这年的情况:“自从芦沟桥事变至今,已过了六个年头,天天提心吊胆,在忧闷中过着苦难日子。虽还没有大祸临身,但小小的骚扰,三天两头总是不免。最难应付的,就是假借买画的名义,常来捣乱。我这八十开外的老翁,哪有许多精力,同他们去作无谓周旋。万不得已,从癸未年起,我在大门上,贴了四个大字:“停止卖画”。这一年十二月,白石夫人胡宝珠因难产病逝,年仅四十三岁。老人说:“不料她方中年,竟先衰翁而去,怎不叫我洒尽老泪!”在困境中画“大福”,是为乞望“大福”来临。人总要有所期盼,白石常写“已卜余年享太平”,亦是此意。画中老人神貌洒脱,衣纹流畅,一改常见的恣纵拙重,这种变化,与白石趋于平正而内含画意的行书有相当关系。把画与款题书法作一比较,就能体察到两者用笔风致上一致性。——郎绍君著《齐白石的世界》)3.山水立轴设色纸本(RMB 9,,尺寸:×34cm款识:拟湘碧翁仿梅花道人庚寅夏日元白启功钤印:元白(朱文)启功之印(白文))4.白荷镜心设色纸本(RMB 8,,尺寸:68×cm钤印启功之印、元伯、十戌、启功八十已后作、坚净居、虾蟆禅款识神工碾玉为花冠,又散翠羽成浮钿。沉泥肥护根如船,露珠不定汞走盘。纤芦列作箜篌弦,清风持拨断续弹。画不能工化有权,江湖入手鱼脱渊。高吟早证虾蟆禅。启功。收藏印虚白斋珍秘)5.年作行书十一言联立轴纸本(RMB 6,,尺寸:×52.5cm×2款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卅五周年大庆纪念。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启功撰书敬贺,时寓首都。钤印:启功、元伯、长庆鉴藏印:中国国际书店原作证明之印(2次)备注:中国国际书店旧藏。学书犹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启功《行书十一言联》考析启功乃满清王族后裔,出生之时家族已失门荫,年方六七岁之时入读私塾,初学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后又临摩赵孟《胆巴碑》、习书董玄宰、米元章,使其书体初具面貌,继而研读《张猛龙碑》、宋拓《九成宫碑》,逐字摹习,技艺大进。再后广临历代名家碑帖,广受博采,技艺遂精。启功书体以行、楷、草见长,此轴纸本立轴十一言联“顺天鸿运年丰物阜人同泰,福地灵光叶茂根深众庆欢”,是先生为纪念建国三十五周年大庆而作,是以行楷书之。此轴以楹联书之,其形式为启功书法风貌的经典之一。值此之时,启功虽已处古稀之年,但从所书内容可见,其书法表现力更加纯熟,更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突破前人,师古而不泥古,富有创造性,格调高且可雅俗共赏。其用笔精妙老道、遒劲圆润、收放自如、干净利落,颇具神韵;其章法简明,结字端庄、周正、挺拔,正是他“学书犹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学书观念的体现。从此轴“鸿、”“福”、“灵”、“深”等字可见,先生是以行书笔法入楷,粗细变化显著,用笔起伏跌宕,温润含蓄、不激不厉。“顺”“福”粗厚,“阜”“茂”瘦细,“深”、“物”左粗右细,而且流转自如,表现出其笔法的温婉圆润、适度的轻重节奏、俊雅的气息及优美的韵律。人认为启功书法一反唐宋明清人之笔,师笔而忘锋,力追“静笔”,其字遒劲中带秀雅、动中求其幽静,超逸出尘。除此,因其常年研习诗文,校读文辞,或以碑刻文辞证史补事,并能将其与书法融会而贯通。如己所言“买椟还珠事不同,拓碑多半为书工。滔滔骈散终何用,几见藏家诵一通”。此楹联为建国三十五周年纪念而作,从其内容的创作,可见启功温婉儒雅的书卷气,其书写风貌也可见他对于碑帖取法与文辞内容的重视程度。然虽如古人云“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启功的书法风格到归老之时也无大的改变,又虽风骨孱弱,如“香光俊骨逸韵,有足多者,然局束如辕下驹”。但此楹联中隐约可看出启功先生书法高超的技艺及不凡的气度,加之渊博的知识和勤奋的摹写,犹然以文人之书、学者之书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了书法的境界,在当代的书法界也可谓独树一帜,为所后人称颂。)古董艺术品板块征集范围:1:名家字画书法(历代名家书画、水墨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书法、油画)2:历代瓷器(元、明、清近现代瓷器、官窑瓷器、清三代瓷器)3:翡翠玉器(唐、宋、元、明、清近现代玉器、和田玉、当代名家玉雕)4:明清家具(明清家具、红木家具、黄花梨家具、紫檀家具、古典、硬木家具类)5:古玩杂项(田黄、鸡血石、名家篆刻及印石、文房四宝、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名人信札、造像艺术、中国历代钱币、珍稀邮票、紫砂及茶道具、青铜器(有来源证明)、金银器物等)(以上成交数据来源于雅昌,仅供参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